公艺计划|艺术燃情革命老区
来源:原创文章|发布时间:2023-09-25 14:53:42|浏览人次:930

公共艺术学院赴罗田写生队纪实

    “我对这趟行程期待已久,要用自己的画笔去描绘这片革命老区红色沃土的生机与美貌。”9月6日,金秋时节,公共艺术学院与湖北罗田匡河镇张家河村委会对接后,由公共艺术学院执行院长谢跃带队领导,由学院分团委书记王识作实践指导,来自学院42名师生组成的“艺术燃情革命老区”赴罗田写生队,以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和对红色革命精神挖掘与传承为目的,开启了本趟罗田写生考查之旅。

    当日,写生团队来到了黄冈市罗田县匡河镇张家河村的教学基地。这里风景秀丽,水环山,山抱水,到达基地后,学生们感到心情格外的平静,路途的疲惫也一扫而空。匡河镇有着精准扶贫“十通十有”项目,张家河村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之一。

张家河村风景以及写生基地全景。

团队合影。

 

    第一站团队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鸡鸣河会议旧址。在这里,学生们了解到了红四军成立的过程和革命先辈抗战的经历,同时也更加深刻理解鸡鸣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在参观旧址的同时学生们也深刻体会当地的大别山精神。

团队在鸡鸣河会议旧址合影。

同学们参观学习。

 

    经过此次参观,同学们更加明白了红四军的英勇顽强,自强不息这战士精神,同时也深刻体会到新中国成立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以及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返回写生基地后,老师们组织学生们开展红色精神教育,并就围绕罗田县革命老区为主题进行美术创作。

院长谢跃教授在写生基地作教学示范。

指导老师王识在写生基地指导学生创作。

    第二站团队来到了新屋湾。在这里学生们走进了罗田县的古建筑群,了解了当地的习俗和文化,被古老的建筑和奇特的风景深深吸引。

团队在新屋湾合影。

    学生们置身其中,仿佛能看到几十年前人们生活的场景,处处都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团队遇见了一位老爷爷,他热情的向团队展示他的收藏品,并给团队讲解其中的历史背景,有古币,古书等等,学生们感受到了老一辈人对历史的铭记,对他人的热情。

院长谢跃教授在新屋湾写生。

指导老师王识在新屋湾作教学。

    整个古建筑群四通八达,榫卯,天井,相互贯通的水道无一不再向外界展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学们不禁赞叹。

新屋湾大院内部小景。

    被古建筑群精妙的结构吸引的学生们就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希望能用他们自己的画笔来展现出古建筑群的奇特和精美。

    回到写生基地,院长谢跃教授、王识老师结合当地文化特色、革命老区遗址进行教学,同时就学生每天的美术创作进行点评并开展点对点辅导教学,在交流中,同学们受益匪浅。

谢跃教授对现阶段教学作总结。

王识老师对作业进行点评。

    最后一站团队来到了燕儿谷。燕儿谷作为罗田县青年创业基地、罗田县非物质文化研学基地,同学们也珍惜此次机会,团队就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的参观学习。

团队在大学生创业基地开展学习。

    行程中,同学们经过燕儿谷徐氏老屋,了解到时任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湾村第一书记、现任湖北省燕儿谷生态观光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新的传奇创业故事,直接带动了罗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同时在直播基地,同学们也认真听取、学习燕儿谷成功的创新商业模式。

    时代变化的脚步虽然很快,但罗田总愿意给过去多一些时间,在工匠学校,学生们见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学们走进他们的工作室,向非遗传承人虚心请教,结合各自专业,认真学习,工作室种类丰富,既有刺绣、陶艺、竹编,也有农民画,木艺等。这些非遗文化工作室不单只保留作品,还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参与。

团队与工匠学校负责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王晓东(第一排左2)合影。

同学们在工匠学校参观学习。

谢跃教授教学现场。

    9月14日,同学们正式结束了为期9天的罗田写生考察之旅。用脚步丈量美景,艺术手法来发掘美景,一路欢笑一路收获,截至目前,活动共完成美术作品200余份。此外,他们利用拍照和摄影、摄像的方式将一路上的素材记录下来,回校之后还将抱着用心、用情、用功将感动凝聚在一幅幅画作中,创作出打动人的精品力作,挖掘革命老区的宝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