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讲座|何良法:湖北民间窑口的历史和文化——以管窑陶器为例
来源:原创文章|发布时间:2023-12-17 00:00:00|浏览人次:820

    2023年12月12日下午2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陶技艺传承人何良法在我校藏龙陶艺馆为公共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开展主题为“湖北民间窑口的历史和文化——以管窑陶器为例”的专题讲座,为我们梳理了湖北管窑陶器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发展历程,阐述了管窑作为湖北地区重要的民间窑口,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出席此次讲座的有公共艺术学院执行院长、藏龙陶艺馆馆长谢跃;工艺美术教师黄鹏徽、胡灵露以及工艺美术专业学生。

主讲人简介:

    何良法,1946年出生于蕲春县管窑镇,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陶技艺传承人。何良法先生13岁开始学做陶器,随后进入管窑陶器厂工作,1991年至2015年担任管窑陶器厂厂长职务,2005年至今担任管窑陶器厂党支部书记。2013年,他设计的编织纹陶盆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2014年,他的作品《茶担》受邀参加“提壶观顶——2014年国际壶艺交流展”,并被收录。

讲座内容:

    此次讲座由工艺美术专业教师黄鹏徽主持,讲座前,公共艺术学院执行院长、藏龙陶艺馆馆长谢跃对此次讲座进行介绍。谢跃院长说道,他本人与管窑是有着深厚的渊源,其本人初次陶艺创作就是在管窑地区制作并烧制,他认为,管窑的陶土与景德镇的瓷土相比,有着独特的气质。谢跃院长表示蕲春管窑作为湖北省内重要的民间窑口之一,对其保护、传承、创新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关于管窑陶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将会是我们之后关于湖北省陶瓷文化研究的工作重点。

    讲座中,何良法大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梳理管窑陶器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发展变迁。管窑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以管家窑、李家窑、芦家窑及岗头矶工艺厂为核心,从实物出土情况来看,管窑早在宋代就开始烧造陶瓷。据史料《蕲春县志》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管窑地区已生产较为成熟的陶器,历经六百余年的管窑陶器完成了多次产品升级与转型,吸收了多种装饰工艺和器物造型,包容并蓄,独具特色,烧造的成熟产品可达几百种。鼎盛时期的管窑陶器产业工人有6万余人,经长江水道行销多个省份,部分产品出口国际市场,以不断满足人们对陶器的日常需求。

    管窑陶器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鼎盛时期,20世纪末期随着时代社会发展,塑料、玻璃制品大量占据日用器皿的市场份额,冲击传统制陶器产业的生存基础,以日用陶瓷为生产核心的蕲春陶瓷产业进入了萧条期开始走向衰落。近几十年来,管窑陶器受产业转型、生态资源保护政策以及塑料制品影响,市场和生产规模逐渐萎缩。2011年,新一届管窑镇党委政府提出建设“陶艺小镇”的发展计划,着力打造“楚窑文化”品牌。管窑镇政府整合现有资源,推动管窑陶器产业复兴,推动陶艺特色旅游、教育、艺术文化等产业建设,着力打造“陶艺小镇”,制定了以产业为核心,结合旅游体验、教学体验、艺术文化活动、非遗传承为一体的发展模式,管窑陶器产业逐步走向复苏。

    随后,何良法先生从材料、工艺、器型等方面讲述管窑陶器的特色。管窑镇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管窑制陶所用的材料均来自当地。陶泥取自当地的赤西湖底的黄、白色胶泥,其可塑性强,能耐1200°左右的高温。作为湖北民窑的代表性产区,管窑陶器的功能随着社会的需求而变化,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其产品种类繁多。管窑陶器的造型设计是窑工们利用生活经验,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功能结合实际一步一步设计和演变出来的。

    管窑传统陶器成型以泥条盘筑和拉坯为主,造型古朴厚重。装饰上大件的器物主要采用拍印纹的装饰手法,因为追求产量和效率,其它拉坯成型的陶器都是手工拉坯一次成型,无需利坯修饰,这也是管窑陶器拉皮成型的独特之处。管窑陶器装饰技法以堆花、水花、刻花为主,水花是管窑陶器具有独特艺术性的装饰手法,方法是在陶坯半干时,浸或浇上化妆土,趁化妆土湿时在坯体上用竹片等刮画而成,具有灵动、奔放的写意特征,显然是受到中国画写意手法和书法的影响。管窑传统刻花工艺是在吸收了当地民间比较盛行的剪纸贴花装饰技法和纹饰内容发展而来,既具有民间剪纸构图饱满、造型生动有趣的艺术特征,同时具有如同篆刻般的金石味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此次讲座何良法先生为我们梳理了管窑的历史脉络和发展现状,通过此次讲座也让更多同学们知道和了解我们湖北管窑,同时也能够引发同学对于专业学习的思考,这有利于让更多年轻人去关注管窑,对于管窑在当代的传承复兴和创新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讲座之后,谢跃院长带领何良法先生一行人参观校园,观看“吾形五色公共艺术节”作品,并参观我院实验室等教学环境,随后至会议室共同探讨关于管窑陶器在当下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问题。管窑陶器作为湖北省内重要的民间窑口以及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传承与保护的意义在于其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而传承与保护的路径则是创新发展,同时需要建立起新的、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管窑陶器产业发展生态体系,这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参与以及高校和民间各方的关注和努力。